第03:社区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从“见面不相识”到“有事您说话”
——水滩社区“左邻右舍”帮忙小站重拾烟火温情

  当晨光穿透老旧居民楼的间隙,67岁的李阿姨接过志愿者小张递来的西瓜,笑得眯起了眼;智力残疾居民孔大姐得到“左邻右舍”小站志愿者照护,其妹随后也投身志愿服务……这样的暖心帮扶故事每天都在水滩社区“左邻右舍”帮忙小站上演。小小的站点中,一群特殊的“家人”,没有血缘关系,却胜似亲人。

  搭建“邻里互助”平台,让“需求”与“善意”精准对接。水滩社区以“邻里微光”线上小程序与网格微信服务管理群为纽带,将社区“学雷锋”志愿服务站升级为核心阵地,构建起覆盖全社区网格的“左邻右舍”帮忙小站。

  社区工作人员冯秀平说:“通过这些线上渠道,我们能快速了解居民的困难,及时调配志愿者资源。同时,线下的‘左邻右舍’帮忙小站覆盖了社区的全部网格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帮助。”这个平台的搭建,打破了邻里之间的隔阂,越来越多的居民被激发起参与热情。过去,邻里之间可能只是点头之交,如今,大家因为小站而紧密相连,形成了“难有所求有人帮,困有所助有人扶”的良好氛围。

  构建“邻里互助”体系,让爱心在“时间兑换”中双向流动。“时间银行”服务机制是水滩社区的创新亮点。这种“服务存储——需求兑换”的循环体系,让爱心实现了双向流动。居民刘大爷说:“我身体还算硬朗,平时就爱帮着邻里做点小事。没想到等我需要帮助的时候,也能得到大家的照顾,这种感觉真好!” 现在,越来越多的居民像刘大爷一样,积极参与“服务存储”,智慧助邻、服务便邻、活动聚邻的良好循环,让水滩社区从“陌生人社会”逐渐转变为温馨的“熟人社区”。

  开展“邻里互助”服务,闭环管理织密社区治理“温情网”。“点单—派单—接单—评单”的四单模式,让服务落地有章可循。居民或家属可通过网格服务群、“邻里微光”小程序等渠道实时发布需求,小站收到需求后,根据服务类型与志愿者技能库进行精准匹配,由红枫“580—我帮您”专业志愿服务队、邻里互助志愿者等接单响应。服务完成后,居民可通过平台对服务质量打分评价,形成“需求收集—资源调配—服务落地—效果反馈”的完整链条。自运行以来,小站已累计为26户特殊家庭提供出行陪护、送餐上门等服务。

  6月的某一天,李阿姨的手机再次震动,是志愿者小张发来的消息:“明天中午给您送饭,有清炒时蔬和凉拌豆皮,记得等我!”在水滩社区,最朴素的邻里温情书写着城市治理的另一种可能——每个居民都成为温暖的“流通节点”,城市的温度触手可及。

  当志愿服务从“零散善举”转化为“系统工程”,当邻里互动从“偶尔寒暄”升级为“长效互助”,水滩社区的“左邻右舍”小站不仅解决了照护难题,更重构了数字时代的邻里信任。正如居民在小程序的留言所说:“在快节奏的城市里,我们用‘时间银行’存下的,是永不贬值的人情味。”(李梦洁)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
   第03版:社区
   第04版:专版
西马家坪社区:点亮186盏心灯 让助残服务更有温度
东山社区开展消防安全演练活动
蔡西社区开展禁毒知识集中宣传活动
从“见面不相识”到“有事您说话”
馨瑞社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行动
图片新闻
南楼社区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
苹果园社区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
育才社区:快速处置枯枝隐患 保障居民安全出行
秋沟社区排查隐患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
段南沟社区:残疾评定“上门办” 便民服务“零距离”
虎尾沟社区开展征兵宣传活动
广告
新矿区社区03从“见面不相识”到“有事您说话” 2025-07-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